味精是調味料的一種,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鮮味,在中國菜里用的最多,也可用于湯和調味汁,是中國人在做菜時不可缺少的調料。
味精誕生于飯桌。1908 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化學教授池田菊苗覺得妻子做的海帶黃瓜湯特別鮮美,職業的敏銳性促使他對食材進行了研究,并最終在海帶湯中提取到一種化學物質——谷氨酸鈉,正是它使得湯汁變得鮮美。池田教授將谷氨酸鈉命名為「味之素」。當「味之素」傳到中國后,一位名叫吳蘊初的化學工程師分析出了其成分構成,且找到了廉價、批量生產的方法,后來他將這種產品取名為「味精」,味精很快便暢銷全國。
根據相關的研究表明,在菜肴或者食品中添加適量的味精是安全的。美國FDA、美國醫學協會、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組等權威部門的評審表示:味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沒有一定的限制,無需擔心其安全性。因為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鹽,攝入進入人體后可轉化為谷氨酸,谷氨酰胺和酪氨酸,而這些氨基酸是人體蛋白質的重要組成單元之一,有著重要的功能。
據研究,味精可以增進人們的食欲,提高人體對其他各種食物的吸收能力,對人體有一定的滋補作用。因為味精中,96%的谷氨酸能被人體吸收,形成人體組織中的蛋白質;它還能與血氨結合,形成對機體無害的谷氨酰胺,解除組織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氨的毒性作用;又能參與腦蛋白質代謝和糖代謝,促進氧化過程,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正?;顒悠鹆己玫淖饔?,因而對人體健康有益。